欢迎光临徐州文化馆官方网站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四)[2022-08-02]

    丰县特产蜜制蜂糕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清代曾为贡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丰县蜜制蜂糕为民间作坊生产,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为丰县食品厂的主要产品,九十年代中期又转为民间生产。丰...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三)[2022-08-02]

    东路柳琴的唱腔曲调优美动听,表演质朴幽默,雄中薀秀,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女腔腔尾常有上行七度大跳的拉腔,独具听觉魅力,闻之牵魂绕梦,因此观众至今仍昵称柳琴戏为“拉魂腔”。现在 民间仍流传着:“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民谚。可见观众对柳琴戏的喜爱。...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二)[2022-08-02]

    凤凰自古被誉为“百鸟之王”,是吉祥高贵的象征,历来备受人们的尊崇。今丰县的凤城镇,古称“凤城”,当地以“凤”字命名或与“凤”字有关的地名、建筑不胜枚举,皆源自有关凤凰的美丽传说。传说春秋时期的一天,蓝蓝的天空,风和日丽,辽阔的大地,鸟语花香...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一)[2022-08-02]

    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虎作为百兽之王,威猛有力,静卧独处都彰显其威,被中华民族视为“生命的保护神”。基于此,国人自古崇虎,千百年来,虎文化贯穿于华夏文明之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及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至今仍绵延不止。百姓崇虎,因仰其威而惧其猛,又想借此佑护全家,这种因爱而崇,...
  • 徐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22-08-02]

    第一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56项)...
  • 荆山桥的传说[2022-08-01]

    荆山桥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大黄山镇荆山村南,横跨于不牢河之上,是我国古代最长的石桥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荆山桥的传说”在徐州广为流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荆山桥赋诗《荆山桥》一首,并为大桥写了一块“万世津梁”的横匾。...
  • 贾汪煤矿文化[2022-08-01]

    贾汪煤矿文化的发展是随着贾汪煤矿的开采而发展起来的。清光绪六年(1880年),贾汪地区发现了当地的煤炭资源,村民开始挖土井采煤。光绪八年八月二十四日(1882年10月5日),南京候补知府胡恩燮正式设局兴办徐州煤铁矿,从此贾汪的煤炭开采业才蓬勃发展起来。...
  • 睢宁古邳镇民间故事[2022-08-01]

    睢宁古邳镇历史悠久,既是我国古代中原以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历史上的“圯桥进履”、“曹刘大战”、“吕布吊死白门楼”、“笮融建造浮屠寺”等许多真实故事都发生在此。睢宁古邳镇山川秀美,风景独特...
  • 邳州蒲扇编制技艺[2022-08-01]

    邳州草编历史悠久,据明、清《邳州志·物产礼俗卷》附载:“贫媪亦善女红,编蒲为扇,织草为履,颇精美,而海外瑰奇日”。明清以来,邳州蒲扇编织成为邳州广大农村手工业的一项支柱产业,形成了十多个蒲扇编织专业村,数千人从事蒲扇编织。1915年邳州编扇艺人李凤祥、黄作编织的“蒲编桃花扇”...
  • 云龙编结工艺[2022-08-01]

    民间编结工艺源于民间彩扎。民间彩扎是指用竹蔑或铁丝为原料,用纱纸或其它丝线所扎制的艺术造型工艺,俗称“扎作”。我国彩扎有悠久的历史,是著名的工艺美术品之一。每逢节日庆典,民间往往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云龙编结工艺是以高梁莛、竹子为主要原料,集编、扎、糊、剪、绘多种技艺于一体。...

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