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徐州文化馆官方网站

理论研究

切实发挥文化馆职能促进戏曲票友团队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2022-08-01   浏览次数:

切实发挥文化馆职能

促进戏曲票友团队健康成长

  

李作为(徐州文化馆)

 

  戏曲票友团队的设立,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徐州文化馆顺应时代发展,把活跃群众文化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发挥文化馆职能,对戏曲票友团队的健康成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以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愉悦身心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的,通过整合和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出文化馆的组织、辅导、指导、管理等职责,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戏曲活动,增进了群众的团结互助,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园,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一、 徐州市业余戏曲团队的现状

  大家都知道,我们徐州是苏北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级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这座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正是由于历史文化悠久和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流行于徐州的剧种除京剧外,还有柳琴戏、江苏梆子、四平调、丁丁腔等戏曲种类,这几个剧种也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州市行政区划为五区五县,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其中五县各自分别有柳琴、梆子、四平调等剧团,并长期坚持演出。五区内(市区)现有业余戏曲团队活动频繁的有:

  1、徐州市群星艺术团;

  2、矿务局老干部京剧社;

  3、徐州市职工戏曲协会;

  4、徐州市王震梆子剧团;

  5、铜山区文沃社区常青艺术团;

  6、铜山区文化馆戏迷俱乐部;

  7、铜山丁丁腔戏剧艺术团;

  8、贾汪区山峰柳琴剧团。这些团队长期活跃在基层,经常参加演出活动的有三百多人,他们既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也活跃了当地的群众文化,使广大的百姓真切地享受到了文化成果,提高了百姓的获得感、认同感和满意度。


  二、开展业务培训,打牢戏曲团队的基础

业务培训和辅导,是文化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我馆馆属“徐州市群星艺术团”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固定的活动场地,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还专门做了些道具和服装,配备了一些乐器。为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我们还从专业剧团请来有经验的演员为他们讲课、教唱、指导表演。在排大戏时,还专门请专业导演来把关和指导。铜山区文化馆开设了戏曲唱腔、伴奏乐队的辅导课程。通过培训学习,唱腔学员都能熟练掌握几段经典传统和现代的唱段,乐队学员能够独立演奏多

   种曲目,配合戏曲演出。矿务局老干部京剧社和徐州市职工戏曲协会,也是定期邀请专业人士来辅导。邳州市文化馆也开设了地方戏曲培训。随着培训深入地开展,学员坚持不断的学习,目前学员的演唱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日益高涨,学员人数不断增加,已经达到五六百人,能上台演出的有三百余人。我馆根据戏迷、票友的需求,采取集中培训、上门培训、业务辅导等多种形式,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微信)远程培训服务平台,随时随地的供人们在线学习。这种多元化地培训,既给学戏者带来了快乐,也充分体现我馆群众文化开展的公益性、实效性,也打牢了业余戏曲团队的基础。


  三、打造展示平台,促成戏曲团队活动的开展

  通过接受培训,戏迷票友学到了一定的戏曲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唱腔、表演技巧,就想得到一个能施展才华的空间,那么我们就为这些票友们提供和创造了一些能够让他们展示自我艺术水平的一个平台,常态化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鼓励和引导他们“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徐州市各县、市、区文化馆充分利用节假日,在社区、街道等小广场、会议室、小礼堂等场地开展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戏迷演唱活动。我馆每年有次一免费开放培训成

  果汇报演出;每年的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优秀戏曲团队惠民展演”;每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有非遗项目戏曲展演;另外徐州市的“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群星奖’服务奖——‘动

  感彭城’广场文化活动”、“舞动汉风——城乡文化对对碰”、“徐州市群文精品广场展演”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都是戏曲票友团队活动的平台,已成为我们当地的品牌文化活动了。这些票友团队每年的演出大大小小的也达三百余场,观众达百余万人次,参与演出的业余演员,达千余人次。开展这类活动,不光展示了艺术培训的成果,也深入地推进了文化惠民工程,老百姓正日益享受文化带来的文明与幸福。


  四、对外交流汇演,扩大戏曲团队的影响

  我们为了能更好地促进票友团队的发展,提高节目质量,提升表演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多的有机会交流,我们采取了一些“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来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这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促进他们的艺术水平和艺术技巧的提高,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徐州市的“舞动汉风——城乡文化对对碰”,就已成为一个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搭建交流互动平台的文化品牌活动了。在这个品牌活动当中,有数十万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区域内各地区的业余戏曲团队都积极参与进来,业余群众演员的艺术水平也在这种互相交流之中得到了提升,他们团队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扩大。我们的一些戏曲非遗项目,也常参加政府和协会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成果。徐州市王震梆子剧团还经常到徐州市的周边地区如:山东枣庄、临沂;河南商丘、

  菏泽、安徽淮北、宿州等外省市地区进行交流演出。徐州职工戏曲协会也时常组织演员到外地交流演出。贾汪区山峰柳琴剧团,也是长期活跃在苏鲁豫皖地区的一只民间团队。我们还邀请过枣庄、荷泽、商丘等地的票友团队来徐州交流联谊。据了解,每年的“青岛啤酒节”,我们徐州市就有好多京剧票友借此机会组团前去“品酒访友唱戏”。 这样的形式和活动,实实在在地增强了我们票友团队的对外影响力。


  五、参加各级赛事,提高戏曲团队的整体水平

  国家、省、市、地区等这样的各级别戏曲赛事,是这些团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就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级比赛。参赛在给他们增长艺术素养的同时,自信心也会增加。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能力,在参赛中“有所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们的艺术水平的认可,这对他们积极参与到戏曲活动和戏曲团队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全国的“群星奖”、我们江苏省的“五星工程奖”、我们省文化馆组织的“戏曲票友大赛”、徐州市“五星工程奖”等等,这些奖项的设立都为票友团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是对票友团队的一个鼓励。铜山丁丁腔戏剧艺术团编排的《古驿情缘》,赴北京参加“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赛”并进行汇报演出;徐州市还有“淮海经济区戏曲票友大赛”;部分票友团队和个人还自发地到周边地区参赛。所以,通过此类各种比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对于票友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总之,我们面对戏曲票友团队的管理和发展,要以“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为出发点,依托各种文化硬件和软件“以人为本”,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戏曲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区域内的示范性会演、展演、比赛等活动,努力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促进业余戏曲团队的发展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借此机会,我们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徐州文化馆发展与建设的省文化馆,各市文化馆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你们!


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