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徐州文化馆官方网站

文化资讯

我眼中的文化馆——“艺起童行”暑期研学营之语言与口才课程

发布日期:2024-08-06   浏览次数:

  “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


  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像是泉水叮咚,一扫暑日的炎热与烦闷。跟随着老师的节奏,他们一板一眼地读着绕口令,不断练习着吐字和发音。


  “七彩的夏日”——徐州文化馆“艺起童行”暑期研学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宽敞明亮的教室、活泼轻松的课堂,已然成为同学们学习兴趣、自我成长的平台。其中,语言与口才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微信图片_20240806170405.jpg


  对于稍显紧张的同学,老师选择提出一些小问题,来引导她站起来,并完成对自己的介绍。而在老师的鼓励下,剩下的孩子们陆续举手,踏出勇敢的第一步。


  “我是xxx”,“我今年8岁”,“我身高一米三”……同学们纷纷打开“话匣子”,分享起自己的兴趣与经历。老师蹲下身来,耐心地听孩子们讨论交流,时不时参与其中,提出有趣的想法。


  “哪个同学能告诉我,自我介绍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大声说!介绍自己的名字!说出自己的爱好!”


  不等老师细心的总结,孩子们已经大声喊出了答案。而后,他们走到教室中央,进行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自我介绍。自信的他们像一颗颗星星,在自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我比较喜欢口才,这个暑假在文化馆学习,我觉得很开心、很有收获”“口才课可以增强自信心,让我的表达能力也变得更好”“我想来这里,让自己写的更自信,还能认识新的好朋友”……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课程的喜爱。


  课程的下半段,老师带领同学们复习了之前所学的口部操。“和尚敲木鱼”“大老虎运动”“棒棒糖”“伸舌运动”……孩子们灵活地张口、闭口,伸舌、展舌,撇唇、绕唇,在不断重复中,让唇和舌得到充分的放松和锻炼,使得每一个发出的词语更加饱满圆润。


  最后一段时间,同学们学习了绕口令。首先,老师从简单的绕口令开始,孩子们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地念,虽然初时有些生涩,但那份认真劲儿让人忍俊不禁。渐渐地,教室里回荡起此起彼伏、童声稚气的练习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随着课程的深入,绕口令的难度也逐渐升级。老师带来了更加绕舌的句子,如“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在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因为说得太快而舌头打结,引得一阵欢笑;有的孩子成功念完一句复杂的绕口令,兴奋得手舞足蹈,满脸自豪。老师则在一旁耐心地指导,不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课堂风采





  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和童声朗朗中,学习时光悄然而过。“语言与口才课程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孩子很喜欢表达,也想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一位家长表示,“希望文化馆今后能多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培养表达能力及社交能力,塑造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举办“七彩的夏日”——徐州文化馆“艺起童行”暑期研学营,是徐州文化馆近年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充分发挥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主阵地作用,积极践行文化馆作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职责使命,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下一步,徐州文化馆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推出更多更优质的文化惠民活动。




  提供:徐州文化馆

  编辑:吴静怡(实习)沈君栋(实习)


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