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徐州文化馆官方网站

文化资讯

我眼中的文化馆——“艺起童行”暑期研学营之非遗手工课堂

发布日期:2024-08-02   浏览次数:

  盛夏酷暑中,徐州文化馆以一股清凉的文化之风,为孩子们打造了充满创意与乐趣的暑期学习天地——“艺起童行”暑期研学营。


微信图片_20240806142035.jpg


  “艺起童行”暑期研学营的非遗手工课堂涉及徐州剪纸、徐州面塑、串珠等一系列课程。它不仅仅是课程的开展,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剪纸要循序渐进,从符号开始练习,如太阳纹、水滴纹、锯齿纹等,至少要熟练掌握20种基本花纹才可能随心所欲的剪出精美的图案。”“剪纸折得好才剪得好,从两折开始,三折、四折,一直到十全十美的十折。”在一群睁大了好奇的双眼、充满了求知欲望的孩子们当中,区级徐州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红华老师示范了剪纸的“诀窍”,只见她双手不停翻转,咔擦几下,一张鲜红的五角星图案的剪纸就诞生出来,孩子和家长们都惊讶地鼓起掌来。


微信图片_20240806142049.jpg


  在实践阶段,魏老师不断鼓励孩子们大胆去剪,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


  在老师的细心引领下,小学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直接与古老的艺术对话,每一次剪刀的起落,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也是对自我潜能的一次勇敢探索,文化的溪流,就在这方寸之间潺潺流淌。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愉快而专注的氛围。


微信图片_20240806142103.jpg


  临近课程结束时,在家长与孩子的热情邀请下,魏老师又展示了更加复杂的蝴蝶图案的剪裁方法。“先剪整体轮廓,再剪细节,剪纸就是做减法,不断修剪其细节。”


微信图片_20240806142121.jpg


  课后,魏老师谈到,她从小就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她的一生就相当于是一部剪纸技艺的发展史。随后,她向我们展示了由其创作的十二生肖、十二金钗、《徐州古八景》等剪纸作品。


微信图片_20240806142108.jpg


  非遗手工课堂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无限的创意与想象力。在这段旅程中,孩子们与千年文化亲密接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学员作品展示









  提供:徐州文化馆

  编辑:许文慧(实习)

  图片来源:许文慧(实习)


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