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徐州文化馆官方网站

戏剧人生

山东快书《鬼子吊孝》创作漫谈

发布日期:2022-08-02   浏览次数:

山东快书《鬼子吊孝》创作漫谈

徐州文化馆 李作为

 

省馆的领导、各市文化馆的同仁们:


  你们好!借这个机会,首先感谢省馆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展示的机会,打造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也感谢各市文化馆的领导和同仁对我们徐州文化馆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这次活动,我们徐州文化馆带来了五个曲艺节目,其中就有我创作的一个山东快书《鬼子吊孝》。今天,在这样一个交流会上,我就以这个作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点创作体会。


  一、深入生活,观察人物

  观察生活这个话题,对于创作者来说,不管是戏剧、曲艺还是小说等的作者,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作者想要写出作品,不管是现代题材还是历史题材,都必须要深入生活,要善于观察人物,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第一印象。然而,我们自身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千世界里,是真正地深入生活,也正是这样的熟悉,就感觉生活不新鲜了,就往往会忽略了对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这样就不自觉地让生活中最生动、最新鲜、最活泼、最激情的东西,轻轻地从自己的笔下溜走了。所以我们既要深入生活,又要紧紧地抓住第一印象带我们的刺激和新鲜感。

  第一印象是新鲜的、强烈的、富有特征的,因而是宝贵的。第一印象总会让我们充满着新鲜感,充满着激情。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紧紧地抓住这种新印象,立刻注意他,抓住他不放手,找出他的特征,创造他的形象,用最快的速度把它记录下来。我在创作山东快书《鬼子吊孝》里的人物“大老杨”时,虽然把他的身分定为徐州大庙火车站的站长,还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但是最初这个人物的形象是模糊不清的,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拿不准。那我就到市区周边的集市上去寻找,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发现某个人有点像,另一个人也有点“大老杨”影子,再一个人也有他的感觉,后来我就在不同人给我带来的不同的感觉上,寻找到了这个“大老杨”的清晰形象:

  “高高的个子黑又瘦,圆圆的眼镜架鼻梁。八字胡儿一看就像个算命的,其实他,是个机智勇敢的地下党。”所以我认为,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留住最新最美的印象,创作出来的形象将会是最鲜明的、最生动的,这个人物既然曾经感动过作者,也必能感动观众。与此相反,因为我们住久了,不去捕捉身边的新鲜印象,对周围的事物司空见惯,迟钝了我们的感觉,减弱了我们的激情,这是创作不出来好的作品的。


  二、故事的合理性

  我们知道,戏剧小品和曲艺作品大多都是要写故事,戏剧性要很强。故事的内容要反映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故事不是严格遵循生活就是合理的,但失去生活的逻辑性,那就是不合理的。故事的合理与不合理,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和统一。有很多的艺术作品都是虚构出来的,可能在生活中并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在这样大的虚构下,我们故事的情节、人物却是要真实、合理的。有些作者为了寻找奇特的、惊人的戏剧效果,却丢掉了社会生活的合理依据,甚至于把一些生活原则抛都在了一边,就会炮制出单纯追求剧场效果,而思想极度贫血的不合理的情节戏,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去追求故事的真实与合理。

  说到故事的合理性,我的《鬼子吊孝》这个作品中,有一个地方是不太合理的,但我一直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在这儿提出来,请大家能给个比较合理的建议:就是这个是日本军官跟着大老杨回家吊孝,但我写的只有他一个人跟着去,没写日本兵。我想这不太合理,但写多了日本兵却又不好写大老杨作弄这个日本军官。当然,我们也可以私下交流,我向大家请教。

  想一想,欲求其真反而假,强求合理而更不合理。写出真实的人物,感人的情节,那你这个作品就是真实、合理的,就会引起观众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情感共振和愉悦的审美兴趣。

 

  三、艺术作品的结构

  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收集了素材,确定了主题,塑造了人物,那就要对这个作品开始设计它的结构了。我们创作曲艺或是戏剧小品,大多是小段,截取生活的断面,不能面面俱到,要以小见大。但是,不论作品段子长短,容量大小,都要有一个基本的结构,以保持故事的完整性。特别是创作的小段,更要用精巧的构思,简洁的结构,来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思想内容,来塑造尽可能鲜明的人物形象。艺术作品的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布局,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起、承、转、合”,或是称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当然,现在有很多的作者会打破这种常规,重新解构自己的作品,再创造一个新的艺术结构。但要注意的是,开始时别认观众印象模糊,紧张时别让观众思绪混乱,结束时别让观众毫无所得,这些应当是要极力避免的。

  我创作的山东快书《鬼子吊孝》,就是按照“起、承、转、合”的一般规律,以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结构的。刚开始构思的时候,我想过用“倒序”方法来写,有朋友就说你写的是一个小段,就别那么复杂了,你让观众去脑补你的时空交错,观众会有些混乱,跟不上演员的表演,他会不喜欢的。后来我就按照顺序来写了这个小段。

  我想,不管你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构,最主要的是把故事讲清楚就可以了。

  我还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当我们创作的时候,最好或是说必须在我们的脑海中,建筑一个虚拟舞台,因为你的作品是为演而写的。在没有动笔之前,最好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这个虚拟舞台上先演给自己看,看他们的动作是否生动,看他们的台词语言是否得力,看人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否清晰,看他们从何处来,看他们往哪里去?这是我最常用、最稳妥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剧本是没有不能演的。

  在这里我零散地谈了些自己的创作感受,也算是漫谈吧。一定会有不足之处,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17年10月15日


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