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发布日期:2022-08-01 浏览次数:次
11月26日至11月2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承办的中东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赣州市成功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科院和中东部地区10个省文化和旅游厅、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相关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交流活动中,陈通要求,在新的起点上非遗工作要主动作为并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要加大力度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存工作、传承发展工作、传承人培养工作,要更加重视政府责任、项目保护单位责任、传承人责任的落实,要广泛传播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支持、激励、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形成人人参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局面。就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陈通强调,各地要注重区域性整体保护,贯彻落实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同时,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要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建设水平。
本次活动分为考察和经验交流两个阶段进行。27日,来自中东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嘉宾们前往上犹、章贡区等地进行考察,先后参观了碧水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园村非遗小镇、厚德路小学“非遗进校园”成果、江西非遗集市、五龙客家风情园等,并观看了江西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交流环节中,来自中东部地区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负责同志就近年来各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工作经验和亮点特色进行了分享,并就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如何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进行了交流讨论。
此次活动加强中东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互鉴平台,为中东部地区早日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总结了经验。
编辑: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
信息来源:江西省非遗保护中心公众号、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