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发布日期:2025-04-01 浏览次数:次
清明时节雨纷纷,草编艺术添温馨!
4月4日,徐州文化馆推出
非遗小传承人公益课堂,
邀您携手编织春天的故事,
让传统草编在指尖绽放新绿,
共度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我们的节日·清明”
非遗小传承人公益课堂
活动时间:4月4日10:00-11:30
活动地点:徐州文化馆“国潮汉风·文化驿站”
扫描二维码线上报名
草编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利用苇草手工编制成各式器具,原料生长地域广泛,据考证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距今已有数千年之久。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等。
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草编的工艺方法极为丰富,常用的有编辫、平编、编花,如十字扣、曲径扣、梅花扣、包裹、拧编、卷折等。
草编在我市主要分布于鼓楼、云龙、泉山、铜山区,成品有花篮、果盆、草帽、坐垫等百余个品种,色彩丰富,精致美观,兼具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作为“指尖上的生态艺术”,草编正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焕发新生。
快来报名,
体验草编艺术的魅力,
成为非遗小传承人,
一起共度有意义的清明节日吧!
综合|徐州文化馆提供
编辑|梁玮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