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徐州文化馆官方网站

文化资讯

国潮汉风年 | 将传统“年味”带到老百姓中间,倒马井第二届年俗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启动!

发布日期:2025-01-23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50126101020.jpg


  1月22日,夹河街中段的倒马井牌坊前,徐州文化馆国潮汉风文化驿站热闹非凡,2025徐州·倒马井第二届年俗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在此启动。击鼓纳福、舞龙舞狮……承载着美好记忆与期许的传统节日春节,迈着欢快的步伐向人们走来。


  由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徐州文化馆、泉山区王陵街道办事处、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徐州市老字号协会、徐州市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此次活动,旨在庆祝“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蛇年新春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丰富节日期间文化供给,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微信图片_20250126101025.jpg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以“国潮汉风年”为主题,在当天的年俗文化惠民活动中,随着雄浑的鼓声响起,舞龙舞狮表演喜庆昂扬,华丽典雅的汉服巡游穿越古今。


微信图片_20250126101028.jpg


微信图片_20250126101031.jpg


  “老字号”非遗市集充满烟火气,徐州剪纸、徐州香包、冯天兴烧鸡、沛县沛公酒等近30项非遗花车前人头攒动。





  徐州文化馆美术书法业务骨干们现场挥毫,一份份暖心祝福随着一副副春联传递到群众手中。




  从室外走进室内,木版年画、汉画拓印的体验区捶拓声声,威武的门神、古朴的汉画祥瑞在纸上显现。






  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徐州剪纸非遗传承人张丽君摊开针线筐,耐心地教一对小姐妹剪窗花。


微信图片_20250126101100.jpg


  在“我们的春节·徐州非遗迎春展”的橱窗里,徐州非遗传承人钟义臣制作的蛇年花灯翘首,睢宁面塑非遗传承人刘振苏制作的两个孩童放鞭炮的作品生动有趣,合沟门吊子、邳州年画、贾汪花饽饽、“徐州老八样”点心……在此展示的一个个非遗作品,承载着年俗的温馨记忆。




  倒马井是徐州市中心的老街区,老井、老街已成为老徐州人的乡愁。打造“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23年岁末,徐州文化馆国潮汉风文化驿在倒马井街区正式启用。


微信图片_20250126101110.jpg


  一年来,仅有300平方米的文化驿站相继举办了综艺演出、非遗体验、网红打卡、灯彩展示、艺术展览等多种创新互动活动,已成为我市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




  徐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牛刚介绍,倒马井街区是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潮汉风文化驿站将传统文化传承体验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常态化开展非遗互动体验、系列民俗展示、徐州方言网红打卡、传统戏曲周周演等群众文化活动,让街区群众在家门口切身感受“诗和远方”的魅力。





  “年俗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徐州文化馆馆长杨孝军表示,为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文化馆以丰富的惠民系列活动点亮倒马井街区,在城市更新中驻留烟火气、文化味,焕发新活力、新光彩,让社区群众在共度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中,感受文化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微信图片_20250126101133.jpg


  接下来,徐州文化馆将举行持续至2月20日的“我们的节日”徐州文化馆倒马井民俗文化精品展、“民俗贺新春金蛇迎盛世”徐州市年俗摄影、短视频征集活动,同时还举办2月1日(初四)至2月4日(初七)14:30开展的徐州好腔调“春节驿站有大戏”戏曲名家名段展演、贯穿全年的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系列主题活动等。


  综合 | 徐州文化馆

  文字 | 张瑾

  编辑 | 梁玮钢


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