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徐州文化馆官方网站

文化资讯

点赞!徐州文化馆这篇文章成功入选!

发布日期:2024-10-24   浏览次数: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重点任务,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馆理论体系建设,推进文化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工作者优秀研究成果展示平台,中国文化馆协会于今年4月启动202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活动。


  江苏省文化馆积极组织推荐全省文化馆(站)参与此次征文活动,共计16篇入围,其中研究性论文8篇,一等论文2篇、二等论文2篇、三等论文4篇;创新案例8篇,二等案例3篇、三等案例5篇。


其中,徐州文化馆的杨尚雅、张明所作的

《留住城市记忆,守住文化根脉徐州文化馆“国潮汉风”文化驿站的实践案例》

成功入选!


  研究性论文


微信图片_20241028172540.jpg


  创新实践案例


微信图片_20241028172545.jpg


  国潮汉风·文化驿站

  为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更多群众家门口“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2023年,徐州文化馆创新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了“国潮汉风·文化驿站”,被评为“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国潮汉风·文化驿站以倒马井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立足资源禀赋,形成“讲倒马井故事传说”“国潮汉风大讲堂”“中国传统民俗活动”“非遗体验”“戏剧曲艺小剧场”“新时代文化展厅”六大文明实践平台,以“小阵地”撬动文明“大能量”,进一步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未命名-1.jpg

历史文化遗产延续着

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根脉,

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又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让百姓在生活中触摸历史。


  剪纸、香包、磁盘画等艺术品以及附近居民自发送来的陶油灯、老怀表、铜帐钩等老物件将驿站装点得格外有文气。





  “身处市井深巷,更要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留住乡音乡愁。”徐州文化馆馆长杨孝军介绍,通过与社区街道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建,如今的小驿站已成为文化惠民的大舞台。


微信图片_20241028172618.jpg


如今,

历史文化正在以更接地气的方式,

悄然融入群众生活,

走进群众“心里”,

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综合|徐州文化馆提供

  编辑|梁玮钢

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