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发布日期:2024-02-08 浏览次数:次
春节假期,徐州文化馆
将在“国潮汉风”文化驿站举办
“缤纷的冬日”非遗小传承人公益课堂,
快来和传承人一起学习
制作面塑、绳编作品吧!
01 徐州面塑
活动时间:2月12日(初三)15:00
活动地点:徐州文化馆“国潮汉风”文化驿站(明理街16号)
本期老师介绍
朱月香,徐州面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徐州市工美协会副会长。
朱月香的面塑作品细腻传神、形象逼真、视角独特,同时在传统配方上又加以改进,使面塑不再干裂。
近年来,她潜心研究面塑,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工艺美术博览会获得金奖。她的面塑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美国、韩国、日本等面塑爱好者定制收藏。
面塑简介
面塑,俗称“面花”,也叫“捏面人”,是中国民间广受喜爱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是在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史料记载,徐州面塑形成于清同治年间,在徐州地区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徐州面塑题材上多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代动画形象、花草、动物等为主。在装銮上采用天然的材料,将手捏面塑表现的生动逼真、淋漓尽致、自成体系。
徐州面塑对戏文情节、服装道具非常重视。色彩搭配上讲究色彩艳丽,红得鲜、绿得娇、白得净;人物各部位比例和人体比例基本相符,造型逼真、线条丰富、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扫码关注报名吧!
02 绳编
活动时间:2月13日(初四)15:00
活动地点:徐州文化馆“国潮汉风”文化驿站(明理街16号)
本期老师介绍
丁文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徐州香包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擅长绳艺立体编和布艺香包制作。
丁文艳的绳编作品工艺细腻、线条匀称、色彩运用鲜明。其作品先后在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徐州传统手工技艺大赛中获奖。
绳编简介
绳编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易系辞》中就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寓意契”的记载。“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绳结最初用于生活记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绳结被赋予更多的涵义和用途,专门的绳结编制艺术品也应用而生。
常见绳编法有单结、两股辫、三股辫、四股辫、双联结等,配以各种五彩绳线,编出形式多样的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以及寓意吉祥如意的饰物。它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体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匠心与审美。
扫码关注报名吧!
资料来源:徐州文化馆
编辑:梁玮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