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他用泥巴捏出宋代酿酒的10多个场景,太震撼了!

发布日期:2022-08-06   浏览次数:

他用泥巴捏出宋代酿酒的10多个场景,太震撼了!


栩栩如生的人物,

惟妙惟肖的酿酒器皿,

热火朝天的古代酿酒场面……

这是徐州泥塑代表性传承人郝敬明

最近创作完成的一组作品。


01.jpg

↑郝敬明在创作中


历经一个多月的创作,郝敬明的这组作品包含了制曲、拌料、晾晒、蒸馏、上架等古代白酒酿造场景,共有34个人物100多个酿酒器皿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郝敬明的酒酿世界

↓↓↓

 

用泥巴再现千年前的酿酒工艺

在郝敬明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了全套的《酿酒》作品。在一个长约6米、宽约1.2米的工作台上,30个神态、造型各异的人物跃然眼前。

 

酿酒的蒸馏锅、贮酒用的缸、搬运的木车等等,作者用细腻传神的泥塑作品,还原了酿酒的整个过程。粗犷豪迈的大笔写意,细微精巧的细节勾描,真实地再现了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流程。


01.jpg

↑运料

 

你看,几个“踩曲”的妇人光着脚丫、扭动着身躯,边劳动边唱着快乐的歌谣;

那位烧火蒸馏的老爷爷,正一边添火一边怡然自得地抽着旱烟袋;

几个“拌料”的汉子正专心致致地挥动着手中的铁锨;

几名运料工,有的用车推、有的用手拎,正卖力地运送着物品。

 

再看那100多个物件,

有贮酒用的缸、

搬运的木车、

晾晒的架子、

装曲用的木桶还有贮酒用的房屋……

 

 

02.jpg

↑调制酒原料

 

“白酒酿造在中国历史悠久,泥塑也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用传统泥塑再现白酒酿制流程,不仅能够让大家了解白酒的酿制工艺,也能让大家了解传统泥塑的魅力。 ”采访中,郝敬明告诉记者,在着手创作之前,他翻阅了大量的古代酿酒资料、图片,包括宋代人物的服饰、作坊工人的衣着,他都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样创作起来得心应手。

 

03.jpg

↑酿造

 

用一生传承着泥塑技艺

“我创作泥塑作品时不用草稿,也不用画图,这些人物和物件全在我的脑子里。你看,他们做的各种动作,四肢的协调,身体的平衡,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表情,我脑子里想到的,手就能捏出来。”郝敬明说,“这套作品我和学生一共用了40天的时间,整个作品摆放起来长6.5米、宽1.2米,分为制曲、踩曲、拌料、晾晒、上架、蒸馏10多个场景的酿酒流程,还原了宋朝时期的中国白酒酿造工艺。”

 

 

04.jpg

↑封坛

 

用泥土来表现传统的古代民间工艺,再现各种民间工作场景是郝敬明多年来的追求。他创作的作品中,有耕地、播种、收麦子、庆丰收的农耕场景,有民间染坊、晾晒的场景,还有老百姓欢庆、歌舞的场景等等。

 

徐州泥塑代表性传承人,现年54岁的郝敬明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学习泥塑雕刻技艺,可以说泥塑艺术已经伴随他的一生。

 

05.jpg

↑学生们跟着他一起学习泥塑

 

薪火相承,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

郝敬明用一生传承着泥塑技艺精华,

甘守一份寂寞,留得一份绚烂。


徐报融媒记者:魏欣/文 秦媛/图
编辑:耿萌
见习编辑:佀小晖
责编:葛浩